风华绝代的“琅琊时代”
我们无法确知是谁最早命名了“琅琊”(又称琅邪),但可以确定——它从一诞生,就充满美好寓意:琅,一种珠玉;“琊”,似玉的骨。秦朝所设三十六郡,其中之一为琅琊郡,覆盖今临沂大部分地区。
▲ 临沂市琅琊园与诸葛亮雕像。摄影/刘笃龙
西汉时期,琅琊郡治所迁往今潍坊诸城境内的东武城;东汉,琅琊郡变成琅琊国,中心从诸城迁到临沂的启阳城,为避讳皇帝“刘启”的名字,启阳改名开阳。此后“琅琊”的中心就留在了临沂城区。
这是属于临沂的高光时刻:“琅琊”迁至临沂后,形成了一个个名门望族,如琅琊蒙氏、琅琊诸葛、琅琊王氏、琅琊颜氏。
▲ 临沂市书法广场。摄影/刘笃龙
先秦登场的蒙氏家族,以“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的蒙恬为代表。汉代形成的琅琊诸葛,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为代表。
晋代兴盛的琅琊王氏,以王羲之为代表。除了书法,这个家族权倾朝野,王览、王导、王戎、王融、王俭、王肃、王敦等大人物都是琅琊王氏。于是时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注:马指的是皇族司马氏)
▲ 临沂王羲之故居。摄影/刘笃龙 图2,3摄影/石耀臣
兴盛持续最久的当属琅琊颜氏,从东汉名将颜良,到南朝文学家颜延之、《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隋唐经学家颜师古,再到颜真卿、颜杲卿,几乎代代都有明星。
“琅琊时代”的临沂,巾帼也不让须眉,仅以汉末三国为例,临沂女人就可以改变天下局势:武宣卞皇后,为汉魏公曹操正妻;糜夫人,为汉昭烈帝刘备之妻;大懿皇后,为吴大帝孙权皇妃。她们,都是临沂人。所以说:三国纷争,其实就是临沂女婿打架。
科举时代庶族崛起,士族辉煌走向衰落。随着唐初废郡,“琅琊”之名也被新设的“沂州”取代。
中规中矩的“沂州时代”
公元578年,北周改北徐州为沂州,因州城东临沂水而得名。从此“沂州”的名字经历隋、唐、宋、元、明、清,延续了千年之久。
▲ “沂州”时期,临沂境内曾发生8.5级地震,图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制图/伍攀
并不位于通衢大道的临沂地区,主要充当战略上的配角。一直都是“县级”的沂州,到了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升格为沂州府,也基本确定了今临沂市的版图范围。清朝灭亡后,“沂州”消失,“临沂”诞生。
比肩延安的“沂蒙时代”
狭小的临沂城外,是广袤而深邃的沂水蒙山。抗战至解放战争期间,一方占据临沂城,以城市为据点;另一方则进入群众基础深厚的沂蒙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