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犹太人的认知常常有两个极端:一种是诋毁式的偏见,比如狡猾奸诈;另一种就是天生优秀的盲目吹捧,比如智商过人。
无论是棒杀或捧杀,都无助于我们从犹太人现象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要避免武断的评价,首先要对这个民族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可能会对犹太人产生的5大误解,并通过历史考据,找到较为贴近现实的正解。
作者丨[美]雷蒙德·P.谢德林
一、犹太人天生就有生意头脑?
不,相反,他们是在漫长的流散中学会了经商。
对于一个被各国驱逐、长期处于流散的民族来说,犹太人并没有经济上的先天条件。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学会在一次次的民族灾难中寻找生机。
而那些敌视犹太人的国家可能也没想到,对犹太人所设的各种限制,反而为犹太人创造了商业机会。
一位居住在奥斯曼土耳其的波斯裔犹太商人素描像
比如,在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犹太人由于可从事的职业范围大大缩小,除了放债几乎干不了别的,通常只能经营小规模的典当和旧货交易。但这种限制不仅让一些犹太人积累了资本,还使他们精于理财和投资。
比如,驱逐和强迫移民让犹太家庭与社群的成员散布整个西方世界,可犹太人也因此获得了跨国关系,并将之转化成了商业人脉。
再加上犹太人之间共同的书面语言希伯来文,更是有利于他们充当中间人,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联系。
渐渐地,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但犹太人在漫长的流散中学会了经商,为自己打下了经济基础。
二、犹太人曾一直被驱逐?
不,那些驱逐犹太人的国家,曾经十分欢迎犹太人。
无论在什么年代,人才和资金都会有一席之地。
始于十字军东征的迫害和驱逐,使犹太人向东前往波兰和立陶宛。这种迁徙是西欧加紧排拒的产物,但也是东欧统治者持欢迎态度的结果。
1492年3月31日,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决定把犹太人驱逐出西班牙的驱逐令。
奥斯曼苏丹就曾鼓励逃亡中的犹太人去其领土定居,因为他们教育水平高、技能丰富、国际商业联系广。出于相似原因,波兰的国王与贵族也鼓励犹太人前来定居。
16世纪末,繁荣的汉堡城也开始欢迎犹太人。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最繁盛的时期还一度得名“荷兰的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