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姨妈真的有地域差别吗?
还有在卖化妆品时,因为成功地从 “ 品牌方 ” 那儿砍价到 99 元,高兴地跳起来舞来。( 评论区有人表示,同样的货拼多多更低 )
只不过有趣的是,那个卖化妆品的和卖卫生巾的品牌方好像是一个人。。。
类似的浮夸演技派带货主播在各大平台还是一抓一大把的,而且围观的观众数一般都挺可观的。
怎么说呢,是不是觉得有种 “ 八心八箭 ” 式的虚假电视购物再现的感觉?有理由怀疑这些主播是当年的电视导购下岗再就业,或者他们的 “ 砍价 ” 演技是师出同门。
但细细一盘,他们和电视购物还是不大一样的,差评君觉得在互联网的东风之下,演技派带货的迷惑性远大于虚假电视购物,更容易让消费者上钩。
因为和虚假电视购物相比,他们更真实。
电视购物每天准时在地方台播放、一样的剧情,每天都是最后一百单赶紧抢购。连续看到两三次,也应该知道那是录好的台本吧。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而直播带货却可以有多个的剧本和不同的场景,加上直播这个即时性很强的形式,别说,差评君就差点上了那个 “ 岳老板 ” 的当。
佐上 “ 请问主播,敏感肌可以使用吗? ” 之类的即时互动。要是真割起韭菜来,威力可比电视购物大不少。
正当差评君在为上钩的消费者义愤填膺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还是太 Naive ( 幼稚 )了。
因为通过弹幕可以发现,这些直播间里的冤大头其实是少数,多数人都是吃瓜看戏的大聪明。大部分人都知道是假的,看直播只是图一乐罢了。。。
细细一想,虽然这些主播们所喊的 “ 原价 ” 都是大几千大几万的,但最后并不会真的以这样的高价卖出。
在几个较长的施法前摇之后,还是会回到了真正的市场价几百几十的。和其他的带货主播相比,他们多的是俗套的剧情和夸张的表演罢了。
肯定也有差友会说:主播们爱演、观众们爱看,差评君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啊?
我说停停,且不谈这行为到底违不违法,光是那些令消费者误导的表演,肯定可以算是在广告法边缘疯狂试探的。
而且这群演技派主播们还可能就没把消费者考虑在内,他们不追求下单的数量,而是在靠拙劣的表演进行恶意营销,跪求围观和曝光率。
于是乎内容怎么出格怎么来,怎样能够引起争议怎么来。因为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带货圈不玩出点花,可能真的就会被头部主播们淘汰。
在差评君眼里,这有点像前几年的游戏直播圈。有人靠技术吸引粉丝、有人靠讲笑话整活儿吸粉、还有人靠抽象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