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朋友圈不再单纯用来分享动态了。
目前更像是知乎和小红书的微信基地:
用于适当的个人展示。
那些晚上出来隔天早上删的英文小众音乐,文案精美的九宫格图,定期更换的朋友的可见期,都是一种默契的炫耀规则。
但是很容易坏了一个功德。
找到他可能停用的QQ,输入空,往前走几年。曾经多情的语录,温柔的黑照,绝对通畅。
现在微信已经取代QQ成为更重要的社交工具,智能手机的普及也简化了QQ的个人页面和空连衣裙。大家只能在微信朋友圈里用文字和图片这两个薄薄的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品味。
10年前的QQ素材和QQ空,具有打扮、登录、聊天、游戏、访客、音乐盒、留言板等功能,是强制的升华。
男人沉默女人哭泣的千年
1998年,互联网在中国逐渐普及。
1998年7月,希拉里访问了上海3C+T网吧
同时占据国内即时通讯市场的是一款叫做ICQ的国外在线聊天软件。
相比于按项目收费的短信和有时滞的邮件,ICQ的优势显而易见:
如果你连接到互联网,你可以连接到世界的任何一端。
遗憾的是,由于界面都是英文的,这种方便只有少数资深网友才能掌握。
抓住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次年2月,刚刚创立腾讯的马推出了QQ的前身OICQ,具有腾讯产品时代的特色。
黑仔:完全本地化。
一旦上市,就成功赢得了90%的市场份额。
Vae知道这个软件有多火。
在2010年发行的《灰头》中,他演唱了:
开了OICQ,聊天记录停在去年深秋。
但他之所以用OICQ这个名字,可能只是为了押韵。
因为OICQ在1999年上线后几个月,就因为原软件的指责而更名为QQ。
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中国网民心中的地位。
与ICQ相比,QQ不仅优化了默认语言和信息存储,还以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添加了离线对话功能,放大了其独特的社交特征。
那一年,通过屏幕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交流还抱着琵琶,远比打开潘多拉更吸引人。
多年后,马甚至亲自爆料:为了提高自己的活跃度,他还在网上假扮女人聊天。
既然社交属性确定了,就不能光靠裸露的对话框聊天,自我呈现的渠道必不可少。
从2003年开始,腾讯推出了以QQ为载体的QQ秀等功能,帮助用户全方位打造线上秀。
受到青春痛苦文学启发的80岁和90岁出头的人赶上了这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