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后期,为了发展旅游业,这个地方改名为漠河,成为“最北”称号的县级市。
△林业是漠河早期发展的重点/图片虫的想法
然而,当地居民和游客仍然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图景——在时代的探索中,他们凭着本能和经验的获得,在严酷而漫长的寒冷中逐渐建造了漠河,但现在他们不得不依靠旅游业来保护这片美丽的森林和雪原。
习惯了被流放的漠河人,被隐藏在被遗忘的角落,甚至他们的历史被紧紧封存。
我们在热搜中看到过新奇的漠河现象,比如当地的冻梨、冻柿子、冻豆包等东北地区的冻货,在户外冻得硬邦邦的,就像锤子一样,还能钉钉子。
这些看似黑暗中烹制的极地美食,却是漠河人抵御寒冷的甘甜幸福之源。
△冻梨冻柿子/昆虫创意
当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读到北极镇罗家河村“最北”情侣警备室的警察夫妇的故事时。我们也很难意识到,在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50摄氏度的最北端边疆,在持续占领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平淡日常生活。
这些只是漠河能揭示的生活片段,谁能理解漠河的孤独?
北极位于
也掩饰不了漠河的悲伤
至于漠河,网上一直有一个说法:传说中的北极光其实只是一个营销。
如果你找专家咨询,他们会很认真的告诉你,漠河基本看不到极光了,你被骗了。
从理论上讲,漠河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但与芬兰、瑞典、挪威等经常能看到极光的北欧地区相比,纬度还是不够高,特别是磁纬度不高,很难观测到极光。
自称看到漠河极光的人,可能看到的是严格意义上的伪极光。可能是北极村的激光或雾霾,也可能是观测到的发光透明的波云,即“夜光云”现象,夏季漠河地区,当高层大气中的云受到太阳光照射时,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这些网络漠河的极端光线下,有多少后期或者人工痕迹/昆虫的想法
除了北极光,还有人质疑“最北端”的名称和概念,认为中国最北端实际上是乌苏里浅滩以北的黑龙江中线,在北极村以东50公里,从纬度上说比北极更北。
但是北极光节依然是游客来漠河游玩的旺季,依然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在漠河寻北。即使这可能只是当地的包装噱头,也不妨碍漠河对人的吸引力。
这里的淡季和旺季是那么的清晰。一旦旺季过去,孤独悲伤的人只属于漠河,铁路运输不方便,票价高,旅游带来的价格被人为抬高,并没有带来国外的购买力。再加上极端的天气,这里的房地产和外贸屡遭重创,靠“最北”的旅游业还是留不住人。
△淡季,漠河恢复了原来的荒芜/昆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