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想过用工资投资股票,争取早日通过复利实现财富自由。结果股市暴跌,被称为死亡。
老夫子考虑向领导要求加薪。结果他听说公司最近在紧缩,想做“结构优化”。他是第一个表现出忠诚的人——老板,我自愿减薪。
多少次的幻想,还是不干,操老大,大爷不伺候!
然而,就在这时,老夫子赢得了老板的赏识,辞职的念头顿时烟消云散,在职场上被PUA扮演。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走在街上,看着各种各样的人经过,老夫子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很悲惨。
当了这么久的群居动物,还不如流浪狗。
最后,成年人的崩溃只发生在一瞬间。
或者在老板的责骂中。
或者生活中的某个地方。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幽默源于优越感,人们嘲笑别人的不幸是因为他们现在很幸福。
因此,在我们的青年时代,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人会嘲笑外表忧伤的群居动物老夫子;我们只是觉得他挨打的时候真的很搞笑。
然而,当我们长大后,像老夫子一样,我们被生活淹没,成为工作和金钱的奴隶。既然大家都差不多,谁能笑话谁?
小丑不在漫画里,我是我自己。
民国漫画家哥哥的原老夫子
然而,作为一个卡通人物,老夫子显然比我们在现实中有更多的可能性——他不仅能反映现在的现实,还能投射我们的幻想。
因此,《老夫子》不仅是一幅浮世绘式的社会动物画,也是当时香港人心中职场上的一篇酷酷文章。
当生活负担太重的时候,老q大师就会爆发火山。
不同于我们在现实中对生活妥协,屈服于压力。
在漫画中,老夫子可以选择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无论如何,一切都将在下一个故事中被重置,即使他死了,他也可以用血复活。
因此,面对老板无休止的辱骂,老夫子这个群居动物选择了殴打他。
被公司辞退后,老夫子做了很多群居动物做梦都不敢做的事——打老板的脸。
这些桥段汇聚在一起,让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打工仔很开心,以至于在他们极高的声音下,“老夫子”在1976年轻而易举地从纸上走上银幕,继续扮演他的老板。
在1976年的电影《老夫子》中,老板正在为他的员工老夫子点烟
当然,“老夫子”的漫画自然成为当时香港各大报刊的爆料。
毕竟作家冯骥才在1998年才指出,王泽的老夫子与民国漫画家哥哥的创作高度相似,给这部作品蒙上了抄袭的阴影。
事发前,因为很多香港人不太了解,一直把王泽的《老夫子》视为最好的漫画。
左边的图片是漫画家哥哥的原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