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半球”电饭煲,曾经风靡广东乃至全国,
最终我没能完成“服务东西半球”的初心
﹀
来源。也许
由于“弯道超车”,湛江成为轰动一时的“9898大案”,经查证走私货物总值达110亿元。最严重的损失不是单纯的经济总价值,而是湛江刚刚起步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秩序,刚刚好转的湛江经济再次陷入黑暗;湛江“粤西马骏”三星品牌汽车也陷入破产,100多亿元的全部债务难以偿还。曾经辉煌的工厂设备也在风雨侵蚀中被毁...
三星汽车从日本和台湾进口焊接夹具和半自动焊接线。
90年代初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被称为“粤西马”
﹀
昔日的“粤西马”在风雨中消散
﹀
“先锋”犯的两个错误被称为“湛江失去的三十年”。
说到粤东,情况就不一样了。1980年,汕头被划为经济特区。善于经商的潮汕人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海外潮商的广泛传播,在汕头建立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如服装、电子、陶瓷、食品、玩具等,能耗低,见效快。
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大楼竣工
﹀
汕头澄海市,当时有一句话叫“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汕头,汕头玩具看澄海”;汕头古劳镇唱“爱打就赢”,各乡镇的代工厂都试图把普通内衣铺遍全国。将近70%的中国内衣来自这个鲜为人知的小镇。
汕头依靠“发展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受益一片”的滚动发展模式,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当年公布的统计排名,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汕头入选综合实力最强的50个城市,排名全国第41位,广东省第3位。
在90年代的汕头,表的深度和广度并不逊色
﹀
1989年,汕头多功能商业大厦万商大厦竣工投入使用。
商品多达一万种,玻璃和不锈钢的结构和风格
那些不知道自动扶梯设计的人以为他们是在2008年
﹀
在第一轮发展机遇中,可以说“先锋”汕头越走越高,不负众望。
但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有“灯下黑”:汕头的支柱产业从1980年开放到2000年世纪之交,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是纺织、塑料、玩具、印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既缺乏主导产业和大型项目,又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同期,深圳和中科院早在1994年就制定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规划,逐步淘汰落后低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缺乏主导产业和大型项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很弱
﹀
更可怕的是,汕头像90年代的湛江一样,有着猖獗的“地下经济”,走私、逃汇、诈骗等“快钱”,不仅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还把一直老老实实求发展的企业逼到了墙角,压榨出口商品退税,断了资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