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喷泉更有艺术性/不泼水
后来哥特人和德国人入侵破坏了罗马的水路,中世纪的公共喷泉大部分被废弃。喷泉更多地存在于艺术和文学、修道院和宫廷花园中,展示圣经故事,宣扬社会美德。带喷泉的庭院常被视为“伊甸园”,喷泉被赋予“纯洁”、“生命之水”的象征意义。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水路才得以重建。艺术家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喷泉来庆祝水路的重生和黑暗中世纪的结束。
这时,喷泉变得更大、更复杂、更壮观。有些行为是建造者向统治者或王室的致敬,如蒂沃利的埃斯特维拉喷泉,所以它带来了“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意义;此外,罗马街头出现了大量喷泉,进一步推动了公共空喷泉广场的发展,使罗马真正成为喷泉之都。
△埃斯特别墅喷泉/卡通创意向统治者或皇室致敬
17-18世纪间,巴洛克艺术风格在富有的天主教会的支持下蓬勃发展,著名的特雷维喷泉、纳沃纳广场喷泉和特里顿喷泉由此诞生。
此时,喷泉作为水源的作用已经减弱,但作为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它是欧洲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古罗马的悠久历史。
对罗马喷泉的痴迷是一种罗马情结
古罗马作为近代以前唯一真正的大都市,对欧洲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罗马诗人提布斯写道“城市里的不确定性……”,它称赞罗马是“永恒的城市”,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罗马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有着神话的奇闻异事,见证了几个时期的政权更迭,是天主教信徒的朝圣地,也是文艺复兴打破黑暗的中心,之后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应运而生。以上都可以从遍布罗马的喷泉中看到。
四河之泉,被认为是贝尼尼之手的巅峰之作,是为教皇英诺森十世的宫殿而设计的喷泉,贝尼尼用四条河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四大洲:多瑙河——欧洲,恒河——亚洲,尼罗河——非洲,拉普拉塔——美洲。
△寺河喷泉/卡通创意
四幅不同形状的肖像象征着四条河流,周围环绕着具有各自民族和宗教特征的象征性的东西,如佛教中的白马、非洲的棕榈树、代表圣灵的鸽子。
雕像中间有一座埃及方尖碑,上方有一只插着橄榄枝的鸽子,与多瑙河老人手持的田园徽盾上的鸽子遥相呼应,象征着天主教在世界上必胜的决心。
Aquabola Fountain又叫Paola Fountain,与街上大多数喷泉的不同之处在于,Paola Fountain的水不是主角,更像是衬托着高耸的大理石建筑。
建筑正面有五个拱门,每个拱门下都有一个小喷泉。水流入楼前的半圆形水池,硬楼和涓涓细流相映成趣,静谧却不厚重。这个喷泉出现在电影《美丽的城市》(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开头,拉开了故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