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日渐老去的父亲,朱高炽已从当初只需要面对二弟、三弟的夺权攻讦,转变成除了需要面对二弟、三弟的攻讦,还需要提防多疑的父亲为了权力平衡以及对帝国至高无上的掌控,不断地限制自己,怀疑自己,利用两个弟弟的势力打压自己的行径。
我太难了!我要回北平!
好在朱高炽凭着自己对父亲的了解,以及监国期间对朝政态势的把握,终于在波诡云谲的永乐后期政治中涉险过关,脱颖而出。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只知道做好自己的本分,当个孝子就行。若说事事令人满意,估计也做不到,只求一个问心无愧就好。
4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英武一世的朱棣在北征返京途中突然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担心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乘机作乱,决定秘不发丧。军中每日还是向皇帝进餐、请安,一切如故。
与此同时,杨荣与太监海寿赶紧回京报告皇太子朱高炽。
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一个多月后,当朱棣驾崩的消息传开时,朱高炽已经拖着肥胖的身躯稳稳地坐在了龙椅上。
昭告中外,咸使闻之。改元“洪熙”,开创后世称赞的治世——“仁宣之治”。
属于他的时光,虽然只有短短十个月,可谓“十月天子”,但比那些在位数十年而无所作为或胡作非为的皇帝强出百倍。
十个月,对他而言,弥足珍贵;于大明而言,不可或缺。
登基后,朱高炽一改父亲好大喜功的做派,针对父亲伐漠北,征安南,导致十室九空,民苦徭役的现状,颁布了“宽恤之令”。进行赈灾,蠲免赋税,与民同利。
在政治上,朱高炽改变了永乐朝内阁“只备顾问”的权限,赋予阁臣参赞机要、票拟等权力。
此前被关押入狱的原户部尚书夏原吉,与杨荣、杨溥、杨士奇、金幼孜等太子监国时期的辅弼重臣,一同进入新朝的内阁,把握帝国的整体成长方向。
▲夏原吉画像
但此时不仅是永乐帝朱棣的丧期,亦恰逢夏原吉丧母。
作为一个兢兢业业辅佐两代帝王20年的老臣,母亲去世了,自己却不能守在身边,这不仅是人生的不幸,也是大不孝。因此,年逾花甲的夏原吉,萌生了退意。
刚继承帝国的朱高炽并非不明白夏原吉所想,但他实在太需要老臣们的辅佐了,只能驳回夏原吉丁忧的奏折,同时命令有关部门即刻成立治丧委员会,尽心办好老夫人丧事,一应费用全由朝廷承担。丧事结束后,由夏原吉亲属护送老夫人遗体回乡。
这样,一方面极力补偿在监国时期与自己共患难的老臣们,以安朝野之心。另一方面,由专业人士处理政务,避免不必要的政治方针失误,可以让本来已经内耗过度的大明帝国平稳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