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蟹狐,生活于南美洲,虽名为食蟹,但为杂食性动物,只是会在雨季吃较多的蟹类和甲壳类。图/Wikipedia
狐类犬科动物,包括赤狐、北极狐、耳廓狐在内的绝大部分南美洲以外的狐狸。其中,狼类犬科动物和南美狐类犬科动物的关系更近一些。
▲ 上图为赤狐,下图为北极狐,犬科家族的“颜值担当”。图/Wikipedia
鬃狼和薮犬都来自于南美洲,因为其在分子上与其他几支的亲缘关系不是很近,就单独成了一个分支,其中鬃狼是南美洲体型最大的犬科动物,广泛生活在南美洲中部的大草原和森林之中,因其行走方式独特,像“踩着高跷的狐狸”。
▲ 鬃狼,名称来源于它从头后部到肩膀的特有鬃毛般的黑色皮毛条,当感知到危险时,这些鬃毛会直立竖起。腿极细长,“大长腿担当”非它莫属。图/图虫·创意
在我们国家,犬科动物有4属6种,4属分别是犬属、豺属、貉属和狐属,犬属有狼,豺属有豺,貉属有貉,狐属则有沙狐、藏狐、赤狐。虽然只有6种,但是每种下面有不少亚种,还是挺丰富的。
▲ 藏狐,网红。图/图虫·创意
猫科动物中有“大型猫科动物”一说,但少有大型犬科动物,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的捕食方式不同,它们对于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会有不小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体型的上限。
▲ 豺在吃比自身体型大的多的猎物。图/Wikipedia
大型猫科动物多以伏击猎物为主,会借助植被的掩护暗中观察猎物,然后出其不意发起突袭,这样的伏击方式避免费力进行太长时间的追赶,减少了与猎物肉搏的机会,这种需要猫科动物灵活且爆发力极强。
▲ 非洲野犬在群架之后分食猎物。图/Wikipedia
而犬科动物更擅长奔跑,追风逐电,而且极具耐力,发现目标后,它们会通过不断地追逐将猎物从群体中孤立出来,然后用牙齿撕咬猎物,使得猎物在极度的疲惫与惊恐中,失血过多而死。此外,犬科动物不喜欢单打独斗,更喜欢采取群体攻击行为,若体型庞大,食物就会明显短缺,需要获得更多的食物,这显然难以实现。
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家犬
人类从来都不是孤独地生活在这个星球。家犬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唯一被成功驯化的大型食肉目动物,驯化时间大概在1.4万年至4万年前。
▲ 家犬。图/图虫·创意
现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家犬是从野生灰狼驯化而来。有些品种狼的属性十分明显,比如德国牧羊犬,但是有些品种上实在是看不到一点儿狼的影子,比如小贵宾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