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前为黄河短期泛淮阶段,这一阶段黄河虽然曾经多次泛淮,但持续时间都比较短,黄河水带来的入海泥沙数量相对有限 ,对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南宋以后,上述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跨度较长的研究,直观感受一下南宋至今江苏省面积的变化情况。研究人员选取了五个海岸线观测点,结合特定时期的历史地图,对江苏省面积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宋至今五个海岸线观测点均呈“淤涨”的趋势。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南宋至今江苏省面积变化的具体情况。
南宋
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具体来说,就是在河南滑县李固渡以西决开河堤,使黄水东迁,经滑县、濮阳以东、鄄城以南、巨野、嘉祥、鱼台以北入泗水,在沛县北入江苏,经徐州、邳州(睢宁古邳镇)、宿迁到桃园县(今泗阳)、南清口(或称泗口)入淮,转而东经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安东(今涟水县)到云梯关(今响水县境内)入海。
宋朝江苏海岸线
﹀
此后,黄河每年向海的输沙量多达10亿方,造成河口淤进并迅速向两侧沿岸扩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江苏北部海岸带的面貌,同时揭开了江苏省海岸全线东进的序幕。
黄河中下游泥沙含量很大
﹀
图源.shutterstock
明
黄河北道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被彻底切断,黄河在江苏境内实现完全夺淮入海,江苏省北部海岸线进入了快速淤进时期。与此同时,明代开始实行“束水攻沙”的治水方略。
“束水攻沙”是明朝治河名家潘季驯提出的理论,基本观点是“以河治河,以水攻沙”。潘季驯是明末著名的治河专家,也是明代治河对后世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在《河议辩惑》中写到:“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束水攻沙
﹀
可以想象这一治水方略将黄河中的大量泥沙“攻”入了黄河下游,使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沿海地区得以集中,进一步加剧了堆积成陆的速度,导致这一时期江苏省海岸线东迁速度明显加快。
清
至清道光年间,受黄河北归的影响,河道上游的来沙逐步被截断,以河流输沙作用而引起海岸线东移的现象逐渐减弱。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海洋动力主导的反向堤岸侵蚀,侵蚀最快的是滨海废黄河口地区,其侵蚀速率甚至快于早年的淤涨速率。然而,这一时期并为持续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