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并不在台州!(2)

时间:2020-11-16 14:00       来源: 五星体育

▲ 清代绘制的《中华沿海形势图》(局部),图中突出部分即为台州府区域。 供图/quan

浙江第三大河——灵江(入海河段称椒江)形成的喇叭口湾面向东海,城池就扼守着喇叭的咽喉。明朝,入海口冲积平原尚未形成,当时入海口远比今日的喇叭口更宽阔,海岸线更靠近内地。

时光再上溯,这座城始建于公元257年的三国东吴时期,那一年诞生了“临海郡”,管辖着今丽水、台州、温州等地——从“郡”的范围来说,这里当然是“临海”地区。然而,当时郡治偏偏不在今临海,而是在40公里外的章安,也就是今椒江区的章安街道。

“临海不靠海”,其实是是地理变迁和行政区沿革所致。

▲ 云遮雾绕的临海城。摄影/许海松

山、海、河,联手造临海

在中国,恐怕很难找出一座始终与山海同呼吸、共进退的城。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临海,也就是老台州。

古台州,长期是一座江海联运的港口。港口,带动了贸易的兴盛,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土生土长的临海人高僧思托,从临海龙兴寺走出,是唯一参与六次东渡,跟随鉴真东渡的弟子。

▲ 临海,背向高山、面向大海。 上图摄影/林霞,下图摄影/梁慧敏,图片选自《风物中国志·临海》

鉴真东渡成功半个世纪后,日本僧人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804)率弟子通过明州港,转到临海,并在兴寺学习佛法、茶道。回国后,最澄成为“中国浙江天台宗日本分宗”创始人。

▲ 临海隆兴寺的多宝塔。摄影/东方太白,图/图虫·创意

明朝立国后,海疆风云突变。为防张士诚、方国珍残部反攻,朱元璋出台“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政策。但是,缺少田地的沿海人民离不开渔业和贸易。随之而来,海上走私猖獗。

为加强海防,明朝在海岸线上修起了一道海上长城——54座卫城、99座所城、353 处巡检司、997 座烽堠、313座墩、48 座台、24 座塘铺,还有数目众多的水寨、城堡。

台州府城,也就是临海,三面环山、两面环水,成为这条防线的中枢:她北接宁波,南连温州,背靠金华、处州(今丽水)。

▲ 面朝大海的戚继光雕像。摄影/Xwm715 ,图/ 图虫·创意

此时,抗倭英雄戚继光与台州城一起,迎来了高光时刻。

八达岭长城,来自“临海制造”

1556年,28岁的戚继光升任台州军事主官,他发现,沿海城堡很容易被倭寇攻破,首先是因为墙体的老化——诞生千余年以来,台州府城虽多次修缮,但一直是夯土城。

如此重要的一座抗倭指挥枢纽,需要进行一次升级改造。 

▲ 海上有仙山。 摄影/金烨,本图选自《风物中国志·临海》

« 上一篇:他统一了北中国,却死得太窝囊
» 下一篇:没有了

足球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