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小伙子,该吃吃,不干活儿的人就得饿着。
说罢,把自己手里的馒头给了另一个儿子。
尽管如此,小麦并没有怨言,反倒还觉得,婆媳关系已经有了史诗级进步。
当然,硬抗的结果就是直接饿进医院,灌营养液续命。
躺在病床上,小麦双眼呆滞,犹见阿门,还反复思索她妈教的为妇之道到底错在哪里:做女人,不就是要忍?
正所谓,饮食人欲。
依照家庭剧的叙事逻辑,一张小小的饭桌,就可以无限放大婆婆对儿媳释放的恶之精华。
《金婚》中,进城来视察的婆婆,从刚进门就左嫌右挑没好脸。
但上桌时,却抢着盛饭——先把表层煮好的白米盛到儿子碗里,最底下糊成煤炭的,直接刮出来推给儿媳文丽。
先别急着握拳。
在婆婆面前,好米饭和肉,那都不可得。
即使文丽已经把筷子伸到盘里,也要被无情打掉。来回几次,文丽只能乖乖吃辣椒。
类似高举性别歧视大旗的双标对策,往往贯穿婆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儿子和儿媳两个人都上班挣钱,儿媳赚得多,工作也更多,但回到家,还要承包家务活儿,儿子绝不能沾手。
儿子出了轨,那是“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但错更在儿媳:没有魅力,留不住男人。
更贱格的是,男人可以搞小三,女人却不能当回事,就算对峙也得心平气和,不然就只能等着啪嚓吃耳光。
女德思想当然还要遗毒至下一代。
胎检是女孩,又不要二胎?那就打掉重怀。
这位姥姥显然忘记,自己是女性,她生的也是女性。
虽然当今科学已经表明,生男生女,都得依赖男方提供的染色体,跟女方没什么关系。
但婆婆们显然不认这一套,依旧奉行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选媳指南。
总而言之一句话,性别是原罪,挑刺没商量。
如果婆婆的单人作战能力不够,老家的歹毒亲戚各个都是好帮手。
《双面胶》里,婆婆和儿媳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冲突,一直明争暗斗,婆婆眼见落了下风,只能暂时放弃对儿媳的管控。
就在儿媳以为自己胜利了的时候,婆婆却排除万难,坚持找来了儿子的表姐玉喜做保姆,其实是暗地打如意算盘,给儿媳丽娟找罪受:
不把洗衣粉冲干净,导致丽娟皮肤过敏;吃虾不让吐壳,美名其曰补钙;连丽娟生的孩子,也直接抱走,一眼都不给她瞧。
好家伙,生娃不能自己养,直接梦回大清朝。
其实,这些个让每位正常人都火冒三丈的憋屈桥段,皆有现实的素材可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