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在蒙语里意为“红色公牛”的“移动沙漠”。过去40年里,它让“黄河明珠”乌海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荒漠化、沙化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乌海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一场人类和沙漠的“抗争”势在必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沙漠科学体系仍然是一片空白。直到1954年,宁夏沙坡头建立了第一个风沙观测站,中国人终于开始系统地认识沙漠、了解沙漠。
4年后,一条因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起自内蒙古包头站终至兰州站的包兰铁路建成了,它被称为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同时也是第一条开展风沙防治工程的铁路。
经历近60年的研究和发展,人类逐渐从沙漠传统治理中脱离,开始关注人、沙和水之间微妙的联结和平衡,治沙方法逐渐趋向于理性和科学。
比如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引领的沙漠研究院团队,从力学角度出发,通过改变土壤的力学状态,已经研发出了前人还没想到的科技手段——“沙漠土壤化”,成功解决了将沙漠变为可耕种良田的世纪难题。
他们发现自然土壤具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力学属性,于是研发出一种改性植物纤维黏合剂,通过在沙中加入这种黏合剂让“一盘散沙”获得与自然土壤一样的生态力学属性。
△土壤化沙漠与沙漠蓄水能力对比/作者供图
“土壤化的沙子”在湿润时呈现稀泥的流变状态,干燥时结成固态状态,而且能够存储水分、养分、空气和滋生微生物,具备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科研团队还在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阿坝州若尔盖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地等不同的荒漠化地区进行试验,改造成效也十分显著。
仅仅在内蒙乌兰布和沙漠,就拥有将近6000亩荒漠生态恢复区。
△荒漠生态恢复区结的瓜果蔬菜/作者供图
老艺术家前几天也亲临当地的试验田,看到沙蒿、骆驼篷、沙打旺、柠条等十多种旱生植物特别旺盛,还有西瓜、萝卜、花生、辣椒等等农作物。
虽然不少像西红柿、茄子、华莱士瓜等等果实已经过季烂在沙上,但依稀见到结出的瓜果是肥硕的。
△番茄实在太红了,看着可惜/作者供图
研发团队的师生和媒体团们到了那片硕果累累的田地,当地的农民们热情吆喝我们一起拔萝卜摘辣椒吃西瓜,感觉就像来了一趟沙漠版的“向往的生活”。
△萝卜和西瓜是真的甜/作者供图
易教授强调这种技术的最终目的,当然不是将所有沙漠都变成良田,也不是在于中国人种菜天赋有多高,重点在于这是一种荒漠化治沙处理的新思路——“治理后的“土壤”能更好的蓄住水分和肥料,平均灌溉量低于每亩400方,远低于当地每亩550方的节水灌溉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