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
台湾海峡两岸飘扬民族英雄的旗帜。
抗清名将郑成功,当时屯兵于福建,
他决定渡海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在得到在台湾为内应的福建南安老乡何斌协助后,郑成功大军横渡台湾海峡,
于台湾岛西南岸的鹿耳门水道登陆。
郑成功的军队接连击溃荷兰人,
于次年签订谈判协议,
迫使荷兰最后一任驻台长官揆一率残兵撤出台湾,宝岛重回中国版图。
17世纪绘制的台湾地图
清代康熙帝统一台湾后,
下诏建祠追念郑成功收复之功,说:
“朱成功系明室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
民间更是尊称郑成功为“开台圣王”。
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像
此后,闽台两岸归于一体,
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一带大量移民渡过台湾海峡,
将家乡的生产、建筑、信仰、生活习惯等带到台湾。
今日,闽南语仍是台湾使用最多的方言,妈祖依旧是闽台人民相同的民间信仰。
台湾海鲜市场
正是因为有台湾海峡连结共同的文明记忆,
即便是在近代被日本割占的半个世纪中,
台湾人民从未放弃对侵略者的反抗,
乙未战争、反“皇民化运动”、雾社起义,
每一页都是血泪。
台湾,始终背靠着大陆。
台湾街景
在跌宕起伏的历史之外,
台湾最美在于山水。
葡萄牙船员第一眼望见台湾的岬角时,
惊呼:“福摩萨(太美了)!”
美丽岛,这是台湾第一个洋名字。
台湾日月潭
台湾海峡,
孕育了两岸如此壮美的海上景观。
澎湖列岛,如一串明珠散落于海峡之间,
又如“东南锁匙”,扼守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
船只驶过澎湖列岛
金门岛,为闽南屏障,与厦门两两相依,
褪去了硝烟,聆听海浪的呼唤,
从厦门远眺金门岛
高雄,作为台湾第二大城市以及著名港口,
见证了上世纪7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
高雄城市航拍
在台湾坐台铁,可环岛旅游,
面朝台湾海峡那时,
找寻彼岸熟悉的身影,
或许会如诗人余光中一样,
留下对这一湾浅浅海峡的沉思。
台湾城市轻轨
05.奔向星辰大海
从世界地图上看,
将中国台湾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串联起来,
这条弧线就是所谓的“太平洋第一岛链”。
而台湾就在这条“岛链”的锁眼。
因此,著名媒体人单之蔷说:
“失去了台湾,
我们就不能直接拥抱太平洋。”
台湾基隆港
在台湾岛的东边,
还有我国与太平洋各国沟通的第四大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