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以后,
统治者采取了错误的“南救北”政策,
长江以北分流点的河口完全被堵塞,
留下与洞庭湖相连的南岸太平河、条仙河。
这种被动控水,
江河湖泊之间的蓄洪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长江大量的水和泥沙只能向南倾倒,排入洞庭湖。
一旦发生洪水,湖区就会膨胀,湖水就会溢出。
到了19世纪中期,每一个洪水期,
洞庭湖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
回到历史的巅峰,是现在的两倍多。
清代的湖南地图显示了洞庭湖的广阔
这种人为干预的治水政策,
相反,洞庭湖迅速由盛转衰。
清代名臣陶澍编撰《洞庭湖志》二十七年后,
咸丰、同治年间,荷塘、松滋河相继崩塌。
带着太平和条仙,四人流入湖中。
洞庭湖进入了历史上最剧烈的演变阶段。
四条河流由北向南,打乱了原有的水系格局。
大量的沉积物沉积在湖里,
它加速了河流、湖泊和海滩的开发和淤积。
起初,人们为海滩开发形成的肥沃土地而欢欣鼓舞。
疯狂的在湖边建造田地,和水争夺土地,
忽视沉积增加和湖泊面积缩小的危机。
与此同时,无节制的捕捞和过度养殖造成的富营养化也给湖区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岳阳城陵矶、洞庭湖、长江交汇处航道
这种依山,靠水吃水,
不断向水要食物的错误发展模式,
一直延续到当代。
20世纪70年代,
为了发展造纸和木材等经济产业,
黑杨引入洞庭湖区,大面积种植。
到2016年底,
只有西洞庭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
而欧美黑杨的外号是“湿地泵”。
大规模种植将加速湿地的干旱,
改变湿地土壤结构,
结果,“树下无草长,树上无鸟落”。
因此,在人类的干预下,
洞庭湖从19世纪初的6000平方公里发展而来,
清末缩小到5400平方公里。
建国前夕缩小到4350平方公里。
今天,湖泊面积只有2600平方公里左右。
从近代开始,
洞庭湖萎缩速度快,全国最高。
1978年6月和2005年7月洞庭湖卫星影像对比
卫星图像显示,
2003年后,湖泊面积仍在迅速缩小。
湖水急剧萎缩,湖水支离破碎。
呈现出沼泽般的外观,
说明洞庭湖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在90年代,
一些专家悲观地预测,
60年后,洞庭湖将不复存在。
1998年长江洪水后,
洞庭湖保护进入拐点,
我国先后启动了长江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了洞庭湖水系水土保护。
求洞庭湖几千年的生活资料,
逐步转变为重视恢复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