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森林的大坝上的夏天。数字/视觉中国
从高原上走下来是承德地貌的主调——山地。燕山山脉南跨,海拔最高2118米的雾灵山是燕山主峰,也是滦河和海河的分水岭。中部是一个中低的山区,山峦和山谷纵横交错。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流经境内。
滦河贯穿全境,武烈河穿城。主城周边群山属丹霞地貌,奇峰怪石自然,其中奇马列峰、罗汉山、双塔山、天桥山最好。▲航拍穿越承德滦河。数字/视觉中国
正是这些草原、山川、山谷、丹霞共同塑造了承德的身体,承德处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
承德在清朝成为中国政治的焦点,成为皇帝温和的舞台。长城脚下的民族和谐
今天的长城在中国人眼中是一个景点,在外国人眼中是中国的象征。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长城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屏障,是兵家必争的天然危险。【/s2/】承德挂在长城北侧,是穿越长城的堡垒。
▲避暑山庄墙。摄影/吴雪雯
清朝以前,承德地区定居者不多,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希、契丹、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在此游牧。这个时候,【/s2/】承德已经不是典型的城市了。
随着清王朝的建立,为了实现其“内外兼修,巩固大业”(避暑山庄百韵序铭)的政治理想,统治者们居住在这片“/s2/]左通辽沈,右,北蒙,南天下”的堡垒之地
▲塞罕坝森林公园秋天满是金黄色。数字/视觉中国
1733年,雍正取“承祖之德”之意,赐字“黄成天德”,在承德设立直隶州,以“承德”为起点。承德作为一个地名概念,只有288年的历史。随着清朝命运的沉浮,承德完成了清朝城市形成、发展、衰落的全过程。
【/s2/】承德是清朝的缩影。
▲避暑山庄及外巴寺示意图。制图/武攀木兰围场不止有一个中秋节
古代国王一年狩猎四次,分别是徐春、夏庙、邱毅和东凯。木兰是满语,意为哨鹿,是满族人的一种狩猎方式。为了沿袭骑马和打猎的传统,清朝皇帝去木兰围场唱鹿,这就是木兰邱毅。承德木兰围场远不止是用来做秋椽的。
▲清朝皇帝骑马打猎的木兰围场。数字/视觉中国
木兰邱毅始于康熙时期,旨在加强满蒙关系。【/s2/】清代承德地区是四十九面蒙古旗的聚集地,木兰围场就位于这些蒙古部落之中。清朝皇帝在此开展了一系列结盟活动,对蒙古各部友好,防止国家分裂,稳定了北方边防。清代学者魏源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