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东北生活在人们的想象中。满姐来北京后,每天都要接受各种东北话题的咨询——
“东北很冷吗?冬天真的会在铁栏杆上喝酒吗?”
“东北人高大吗?”
“东北的民俗很尴尬吗?人家经常因为你打架吗?”
“东北菜难吃吗?”
▲
铁栏杆特别甜!希望大家都来试试!前三个问题东北大部分人都笑,最后一个我们就受不了了!
“你吃过锅肉吗?只是瞎白话(重新逮捕)!”
东北菜虽然没有高档食材,刀工精湛,工艺复杂,但也有自己的江湖。虽然大胆,但做菜绝对不能含糊。肉片要大,量足,口感饱满。就像东北人最常说的:请吃好。
要想让东北年轻人说出自己喜欢的东北菜,不是香菇炖鸡,不是三鲜香草,也不是东北的大掀皮,那一定是锅包肉。
然而,如果让他们谈论他们对锅包肉的热爱,他们可能说不出来。从小到大,每次去餐厅,进门前都要点一盘锅包肉,这已经成为他们外出就餐的固定节目。
搜狐
一盆肉刚从厨房中央出来,远远就能闻到醋味。白瓷盘在最下面,上面有葱花炒肉片。肉片上有褐色焦斑,用一些香菜、大葱、胡萝卜作为点缀。热了就捡起来咬下去。口感脆、软、硬,口中充满酸、甜、焦、肉。
盆栽肉学校
在东北饭店,锅包肉随处可见,甚至在火锅店、烧烤店都能看到。一直以内部团结著称的东北,经常因为锅肉的味道而引起内斗。
知乎网友特种兵也为此写过一段话:
在是非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立场,不要粗心大意或犹豫不决。
当时(注:1938年),为了让我们打入上层社会,组织每个月给我们一些钱和金条。我们习惯节俭。我们拿到那么多钱,主要是和来中国做地下工作的共产国际的同志一起去餐厅和舞厅。哈尔滨的外国人很多,主要是十月革命后流亡的白俄罗斯贵族,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所以菜品有西化的倾向。最有名的是锅里包的肉。哈尔滨的一个道观招待外国人,他的师傅用心进去,在烤焦肉片的基础上改进发明,用白醋糖拌汁爆锅。成品酸甜可口,老外很喜欢。后来流传开来,每个餐厅都能做,很受女同性恋的欢迎...后来在华东局工作。有一天,总理找到我,说公安部来找我帮忙。一个干部的历史是有疑点的。两三年来,组织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干部说他当时在哈尔滨做秘密工作,证明所有的人都死在反动派手里。不能冤枉一个好同志,不能放过一个坏人。那我去看看。去了之后我问他:哈尔滨的饺子不好吃吗?他们蘸了什么调料?他说:蘸酱油醋和辣椒油,会露出马脚。哈尔滨人吃饺子一定要蘸芥末,他却完全不提。但我不吭声,继续问他:锅里的肉是甜的还是咸的?他吱吱叫着说是咸的,可以立刻确认他在说谎。锅肉有咸味吗?就是那个咸嘴肉糕!我当时就生气了,暴露了他的伪装。此人当场承认当时不在哈尔滨,而是被CIA招到一个秘密基地训练。所以,锅包肉是甜是咸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有助于我们找出一个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