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阶层高低之别肉眼可见,但经纪公司依然不会主动和“打工人”划清界线——
放着话题热度超过3亿的现象级热梗不蹭,那可不符合利益诉求。
还有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是蹭个热点,有必要上纲上线吗?”
一般情况下,艺人蹭梗这事儿无可厚非。明星也为大多数人普通人带来过相当多的快乐,两个群体并没有什么矛盾对立关系。
但,“打工人”这个梗寄托了普通人抱团取暖的阶级感情,无视这一点而强行去蹭,是一种夺权行为。
你看,明星大咖们也是“打工人”了,这个本来带着苦涩味道的丧梗,是不是一下子就阳光明媚了起来?
可这样,普通人借着这个梗抒发情绪的权力,也就随之消解了。
但明星们对此是无所谓的。这个梗寿终正寝后,他们拍拍屁股,接着蹭下一个就完事了。
4.语言背后的权力诉求
从不同阶层的分歧来看,“打工人”这个梗背后的话语权力之争,是注定会上演的。
肩负构建主流意识形态重任的官媒也好,能够收割滔天流量的明星也罢。
身为现有社会秩序下的受益者、强势阶层,他们不必提前商量,就在很多事情上有着相通的利益诉求。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有一个观点:
今日的权势阶层就像马克思时代的资产阶级一样,希望社会能如他们预期地顺利运作,以使他们能继续享受既得的权势地位。
这很好理解,因为社会现状满足了有钱、有权、有势的人,所以他们必然会有兴趣去遏阻、减少或控制社会冲突,不想发生改变。
而这种诉求的一大表现,就是制造符合他们利益的语言。
当下风生水起的观察者网将马云称为“人民富豪”,马云曾将996定义为“福报”,原因都是如此。
即便官媒和明星没有商量好一起对“打工人”这个梗下手,也并非有意为之,也会自然地呈现出对这个梗的消解倾向。
打工人这个梗,是自嘲的、幽默的不假,本身并没有强烈的冲突性、攻击性。
但它本身暗含的“打工太苦了”“靠打工想出头太难”这些观念,也会消解维系现有秩序的主流观点,比如“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年轻就要多吃苦,吃苦是福”等等。
所以权势阶层对这个梗会是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你是老板,你是希望员工天天念叨“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这种存在对立意识的“打工人语录”。
还是希望他们每天早上都发一个“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叫醒你的不应该是闹钟,而是梦想”这种开开心心的奋斗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