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抵达通州,圣旨下来,要他回关外去。营救杨、左的努力失败了。
不久,东林党35人遇难。孙承宗作《三十五忠诗》,在诗中公开表达:“东林饶善士,予敢附东林。”坚定地站在处境危难的东林党一边。
东林党得势时,他并不攀附,甚至公开唱反调;但当东林党失势时,他却选择站在弱势一边,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
在孙承宗眼里,没有党争与意气之争,只有是非与节气。
天启五年(1625),孙承宗从督师辽东的位子上被撸下来,就是因为得罪了阉党。阉党群起上疏弹劾他,居心险恶地将孙承宗比作历史上的王敦、李怀光。
当孙承宗面对恶意中伤,被迫解甲归田时,阉党以为他们赢了,其实输掉的是整个帝国。
2
时间回到天启二年(1622)。广宁(今辽宁北镇县)战役,明军又败给了后金。
时任辽东经略王在晋,消极退守,打算放弃辽西大片土地,直接在山海关外再筑一道重关。属下袁崇焕、沈棨、孙元化等人不同意,向朝廷报告。朝廷一时不能下决策。
孙承宗自告奋勇出关察看定夺。
经过实地考察,他当场与王在晋辩论,彻底否定了修筑重关的意见,提出必须坚守关外的宁远(今辽宁兴城)及觉华岛(兴城南面的海岛)。
回京后,孙承宗面奏皇帝,说明王在晋不堪重任,自请出关督师辽东。
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战战败后,明军与后金攻守转换,辽东战局就成为帝国边将的修罗场,不是战败自杀,就是被捕下狱,鲜有人能全身而退。
当时,帝都朝中弥漫着一股贪生怕死的情绪,都不敢到关外任职,说是“入关一步便为乐国,出关一步便是鬼乡”。
熊廷弼被下狱后,辽东经略空缺。朝廷任命解经邦顶上,解经邦畏难推却,抵死力辞,遭到削籍处分。廷臣再推王在晋,王在晋也苦苦推辞,又怕步解经邦后尘,不得已才赴任。
了解这个背景,我们才能感受到,此时此刻主动请缨出关的官员,该有一种怎样的气魄和担当。
孙承宗这年已经60岁。如此高龄,仍自请前往文臣武将视为“死地”的关外,更显难能可贵。
天启皇帝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
上任伊始,孙承宗就向皇帝表明心迹:
今天下事无一不难,而兵事更难。自非负十分精敏之才,兼几分痴騃之性,决不肯妄承于身。所谓痴騃者,习闻忠君爱国之说,不徇人情,不听私属,投之贿必告于朝,遗之书必闻于众。
这是孙承宗的夫子自道,从42岁进入官场开始,他就很有主见,不结交权贵,也不培植私人势力,是污浊官场中一股难得的清流。为此,他也十分担心,离开帝都后,皇帝若听信谗言,自己在辽东的抱负将无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