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特征:扁平化
传导路径:杂乱无序
获取方式:定向喂养
频道范围:宽
反馈机制:双向
1970年提出“知识差距理论”,意思是信息垄断加剧阶级分化:在现代社会,由于富人通常比穷人获取信息更快,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越多,贫富之间的知识差距就越大。
当大都市和城乡结合部的认知鸿沟打开时,算法引导的信息分配不仅没有拆除圈子之间的壁垒,反而加强了它们,形成了回音壁。
“回声墙效应”是指在封闭的圈子里不断强化认同的通知,使人产生思维疲劳,变得更加偏执,无法接受相反的意见。信息茧房一旦形成,就会加剧群体极化。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信息流通更加局限于精英和少数群体。与其他迅速分化的社会群体相比,城市一二线群体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面对“硬件设备昂贵、资源分配不均、网络成本高”形成的信息护城河,他们可以获得特定的精神食粮和历史经验,形成所谓的“大众”文化[4]。
据杜库主编张立宪说,在BBS时代,上网本身就是一个过滤器。只要去论坛,就像现在去一些上流社会的俱乐部,默认给身边有足够知识和见识的人。所以当时的辩论可以对参与者形成有效的积累,往往会出现一个帖子下频繁回复几十万字的情况,大家都在认真、坦诚地探讨问题[16]。
08年,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主角是一对农村教师,他们住在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每次接送学生,都要经过一条陡峭的山路。当节目组提出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愿望时,他们说他们从未去过首都,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故宫和长城。有趣的是,那年北京正在举办奥运会,所有去北京的人都在看鸟巢和水立方。显然,这种情况超出了受访者的认知。
这种“孤立”的极端情况是什么时候消除的?没错,2014年以后,4G带动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上表的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中国社会真正实现了“村村通”,MAU、ARPU、GMV的价值观终于不是投机的概念了。
在这个过程中,低线农村的信息获取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的,也就是纸媒/电视时代直接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间环节几乎出了档。
新技术“像春天的大风,夜里上来”铺垫,却方便互联网行业在下沉的市场中收取流量红利。但并没有修复“下沉人口”的文化缺失,更没有填补文化缺失背后累积的经济失衡。
如前所述,文化脱节的根源是经济脱节,但这种脱节首先体现在文化上——与掌握话语权、输出意见、创造的少数精英群体有着深深的疏离感,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参与信息事件、更新知识体系、建立思维框架、形成文化意识的最大公分母。
X博士的《Aauto faster language》《谭谭的交通》《1818金眼》《前任3》在小城镇年轻人中获得票房冠军,也出现在空在“搜索-推送”的时间入口还没有缝合的时候。随着数字信息的快速流动,城市化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没有文化渗透,只有被“阳春白雪”包围的“下里巴人”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