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炸酥肉,蘸辣椒面或椒盐是常见的吃法。[分区][分区]地图/地图网络
在陕西,肉从配角变成了主咖啡,没必要像过去的五花肉一样卑微,只是为了炒零星肉味而存在。最常见的排骨和羊肉在红烧菜菜的名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山西红烧菜肴中比肉丸和酥肉更有存在感。
以陕北的羊肉韭菜为例。羊肉要提前炖好,羊肉汤要和韭菜的汤一样保存;烹饪方法一般和炖羊肉差不多,只是配菜都是在羊肉第一次煮熟的状态下炖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都是一锅用尽。
▲陕西羊肉焖菜。[分区][分区]地图/地图网络
无论有多少肉,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不变的是卤菜在华北平原的强势餐桌地位——它不仅是日常餐桌的守护者,也是中原农村各种红白喜事宴席不可或缺的“大菜”。
在东北,什么都可以炖
在东北,“铁锅炖菜”这句话肯定不是白给的:在很多地方,你炖什么完全取决于你家里有什么,或者你今天想吃什么——“乱炖”形象地描述了菜盆里食材的状态和他们烹饪的动态过程。
“乱炖”在东北的叫法比较多,比如“一壶搅马勺”,准确的描述了它的生产动态,“大丰收”,比较喜庆。
无论是卤菜还是水煮菜,在北方各地都有“量大”之称,而在东北,“乱炖”既继承了“量大”的传统,又具有“大块”的特点:白菜、扁豆角不用刀切,洗净切碎直接用手入锅,造型粗放;土豆、茄子、辣椒等。以“大铁架块”的形式出现,外观宽大,但口感奇妙细腻。
▲东北酸菜炖白肉血肠。[分区][分区]地图/地图网络
相对于中原“炖”制的速度和方便,“炖”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加汤或水后,要经过一个大火煮开,小火慢慢炖的过程——所以即使土豆、玉米、茄子切成大块,味道也会被彻底炖透。
东北的“炖肉”是一门艺术:有经典的组合,比如酸菜炖肉、土豆炖豆、鸡炖榛子,还有一种“万物炖在锅里”的随机之美:红绿大块的菜肉在热汤里翻滚,由“马勺”挑动。
▲“一壶出”。[分区][分区]地图/地图网络
主食也是东北大锅菜与其他地方的重要区别。与河南、山西人常用的馒头、油饼等卤菜不同,在东北,一向以此为荣的东北大米,并不能算是“乱炖”的黄金搭档,只有锅贴和大饼才是大锅焖的绝配。
▲“铁锅炖大雁”,周围是玉米粉锅贴。地图/地图网络
玉米粉和白面混合,发酵成糊状,用手捞出,左拍右拍,然后砰的一声摔在铁锅边上,肉和菜在铁锅边上嘀咕着。蒸熟后打开锅盖,雾气和香气同时弥漫,单面内软糯甜玉米饼焦脆,炖菜肉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东北冬天,“炖”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