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的监狱囚歌,是东北第一次文艺复兴(5)

时间:2020-11-17 18:00       来源: 五星体育

时有学者称这一风潮为对应“西北风”的“东北风”

《10年流行歌曲所昭示的青年心理》—— 周殿富 《中国青年研究》1990年5月刊

所谓“东北风”,不仅是因为核心人物迟志强及其发行团队在东北,也不仅是因为囚歌的曲调多取材于东北民间小调(比如《狱中十二月》为著名的“春歌上宫调”)。

更因为囚歌在那个年代,一定程度上贴合了东北人民的心境。

《人民音乐》杂志编辑部主任金兆钧后在《光天化日下的流行》(2002)一书中说:“从消费上可以看出,购买这些(囚歌)磁带的人主要是在东北、华北等北部地区。”

承受了命运大起大落的不只迟志强一人,还有他背后千千万万沉默的东北人民。

80年代末,东北的国企下岗潮虽还未全面开闸防洪,但东三省经济增长已是强弩之末,1989年时,东三省的GDP总和占全国的12.27%,到了1999年,只剩下了9.86%。(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周年统计资料汇编》)

1989年,是囚歌火热,“东北风”横吹全国的一年,也是共和国长子最后的荣光。

表现在很多东北人的感知上,是开始发觉企业效益变低,铁饭碗有隐隐不保之势。

 《反“炒鱿鱼”说》—— 张国华 《中国农垦》1989年5月刊

也表现在70年代补偿性生育高峰中出生的那一大批东北年轻人,开始与有限的工作岗位形成矛盾,他们无法再像父辈一样全部顺理成章地进入编制。

于是熟悉的秩序松动,东北大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动或闲散年轻人。当正道求财变得艰难,试探与越线的冲动就会在人们的心底滋生。

最后的荣光,也开始变成了最后的狂欢。

这时再看诸如囚歌中的歌词,无疑就是对这些越线人群警世恒言般的规劝。

« 上一篇:意念打字、迷惑代码…影视剧里都是些什么“虚
» 下一篇:没有了

足球新闻推荐